服务热线
86-21-54488867 / 4008202557
T/ZZB 1238-2019 即食羊栖菜
范围
本标准规定了即食羊栖菜的术语和定义、基本要求、技术要求、试验方法、检验规则、标志、标签、包装、运输、贮存和保质期及质量承诺。 本标准适用于以羊栖菜为原料,按照一定工艺加工制成的可直接食用的羊栖菜产品(以下简称即食羊栖菜)。
术语和定义
GB 19643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。
羊栖菜 sargassum fusiforme
一种藻类植物,别名鹿角尖、海菜芽、海大麦等。褐藻门,圆子纲,墨角藻目,马尾藻科,马尾藻属。藻体黄褐色,肥厚多汁,叶状体的变异很大,形状各种各样。株高30 cm~50 cm,最长达3 m以上。分假根、主干、叶与气囊。圆柱状假根具分枝。“茎"下方初生叶扁厚,卵圆形,“茎"上部后生“叶"棒状或茄形。气囊纺锤形,生于叶腋。雌雄异株,生殖托内分别形成卵囊和精子囊。生长在低潮带岩石上,中国南方沿海生长繁茂,山东、辽宁等地也有分布。
即食羊栖菜 instant sargassum fusiforme 以羊栖菜(Sargassum fusiforme)为原料,按照一定工艺加工制成的可直接食用的羊栖菜产品。
基本要求
研发能力
应具有市级及以上科技研发中心或具有同等研发能力。
原料要求
应选择养殖区符合 DB33/T 477 标准要求养殖的羊栖菜原料。
羊栖菜采收时间应在4月至5月。
采收的当天不能立即加工的羊栖菜必须置于低于-10℃的冷库储存,储存于冷库中的羊栖菜,必须满足以下要求:盐渍羊栖菜盐分大于10%,或者干羊栖菜水分小于20%。
羊栖菜原料的亚硝酸盐含量应≤20 mg/kg。
工艺及设备
应配有清洗、切分、蒸煮、冷却、离心脱水、调味、灌装、杀菌、包装、金探等连续生产工艺。
应配备自动清洗机,自动灌装机,流水式杀菌机,离心机,金探仪等自动化生产设备。
工厂必须具备与生产加工能力相匹配的羊栖菜原料储存冷库;厂区应具备达到环保排放要求的设施。
包装车间洁净度达到30万级。
检测能力
配备专门质检部门和检测实验室,具备出厂检测能力设备,并配备快速水分测定仪、超净工作台等检测仪器。
管理要求
应按照 GB/T 27341 或 GB/T 22000 建立并实施管理体系。
技术要求
感官要求
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。
理化指标
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。
污染物
污染物应符合表3的规定。
食品添加剂
食品添加剂应符合表4的规定。
微生物指标
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5的规定。
净含量
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 第75号(2005)《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》执行。
试验方法
理化指标
盐分
按照 SC/T 3011-2001 中3.4.3规定的方法检验。
SC/T 3011-2001 水产品中盐分的测定
京都电子KEM 自动电位滴定仪 AT-710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