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务热线
86-21-54488867 / 4008202557
T/ZNZ 129-2022 地理标志产品 仙居杨梅
范围
本文件规定了仙居杨梅的术语和定义、种植环境、栽培技术、采收、产品质量要求、检验规则、标识包装和贮运及档案记录。
本文件适用于地理标志产品仙居杨梅。
术语和定义
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。
仙居杨梅 Xianju bayberry
在地理标志产品地域保护范围(见附录A)内生产的符合本文件要求的东魁杨梅。
种植环境
远离污染源,以土质疏松,排水良好,pH值4.5~6.5的红壤、红黄壤或黄壤为宜。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 NY/T 5010 的要求。
栽培技术
苗木要求
苗木应主干粗壮,枝条健壮,芽眼饱满,根系发达,嫁接口愈合良好,无病虫害,符合 DB33/T 2303 规定。
栽植
以2月中旬~3月中旬春植为主。具体方法按 DB33/T 2303 规定进行。
整形修剪
旺树去强留弱,弱树则相反。过密枝、交叉枝和远离骨干枝的侧枝及时疏除和回缩,保持树冠通风透光。具体按 DB33/T 2303 规定执行。
花果调控
促花保果
对旺长树,结果期基本不施氮肥,适施磷钾肥;夏末秋初,树冠滴水线附近开沟断根,沟深30cm~40cm。
疏花疏果
多花树在春季萌芽前进行适度修剪,疏除过密,过弱的花枝;在盛花后期,可按 DB33/T 2303 规定采用疏花剂疏花。在4月下旬~5月中旬可进行人工疏果,每结果枝留2个~3个果。
施肥
幼龄树(未结果树)每年3月~7月追肥3次~5次,以常规复合肥为主,年株施0.3kg~0.6kg。
成年树一般年施肥3次。基肥:11月份~2月份株施饼肥2kg~3kg,加腐熟厩肥15kg~20kg左右;壮果肥:于5月份株施专用复合肥1kg~2kg,同时注意喷施硼、锌等微量元素;采后肥:果实采收后10天~20天内,每株施草木灰10kg~15kg,或复合肥0.5kg~1kg。
病虫害防治
农业防治
加强培育管理,健壮树势;及时清除病虫危害的枯枝、落叶,减少病虫源;合理修剪,改善通风透光条件。
物理防治
采用杀虫灯、黄板等诱杀虫;人工捕杀幼虫、卵块和虫茧;采前40d覆盖30目~40目防虫网防果蝇等害虫;采用防虫网加避雨栽培防止杨梅落果腐烂。
生物防治
保护和利用瓢虫、寄生蜂等天敌。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。
化学防治
杨梅主要病虫化学防治按 T/ZNZ 001 的规定执行。
采收
分批采收成熟果。采摘时间以晴天或阴天的清晨或傍晚为主,采收人员剪平指甲,以免刺伤果实,轻采轻放,避免果实压伤。
产品质量要求
感官指标
不同等级杨梅应符合表1的要求。
理化指标
应符合表2要求。
检测方法
可溶性固形物含量/(%) NY/T 2637
NY/T 2637-2014 水果和蔬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折射仪法
总酸(以柠檬酸计)/(%) GB 12456
GB 12456-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
京都电子KEM 台式数显折光仪 RA-600
京都电子KEM 手持式数显糖度计 BX-1
京都电子KEM 自动电位滴定仪 AT-710S